跳轉至內容
Merck
首頁生物傳感器與生物成像金奈米顆粒:特性與應用

金奈米顆粒:特性與應用

Introduction

膠體金奈米顆粒因其與可見光互動所產生的鮮豔色彩,已被藝術家使用了數個世紀。最近,這些獨特的 光電特性已被研究並應用在高科技應用上,例如有機光電、感官探針、治療劑、生物和醫療應用的藥物傳輸、電子導體和催化作用。金奈米顆粒的光學和電子特性可透過改變尺寸、形狀、表面化學或聚集狀態來調整。

金奈米粒子的光電特性

金奈米粒子與光的互動強烈受制於其環境、大小和物理尺寸。在膠體奈米粒子附近傳播的光線的振盪電場會與自由電子互動,造成與可見光頻率共振的電子電荷協調振盪。這些共振振盪稱為表面等離子。對於細小 (~30 nm) 的單分散金奈米顆粒而言,表面等離子共振現象會導致吸收光譜中藍綠色部分 (~450 nm) 的光,同時反射紅色光 (~700 nm),產生豐富的紅色。隨著顆粒尺寸的增加,表面等離子共振相關吸收的波長會轉向更長、更紅的波長。然後紅光被吸收,藍光被反射,產生淺藍色或紫色的溶液(圖 1)。隨著顆粒尺寸朝體積極限持續增加,表面等離子共振波長會進入光譜的紅外線部分,而大部分可見光波長會被反射,使奈米顆粒呈現透明或半透明的顏色。表面等離子共振可透過改變奈米微粒的尺寸或形狀來調整,進而產生具有量身訂做光學特性的微粒,適用於不同的應用。

各種尺寸單分散金奈米粒子的顏色

圖 1.各種尺寸單分散金奈米粒子的顏色

在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鹽時,也會出現這種現象。金納米粒子的表面電荷變成中性,導致納米粒子聚集。因此,溶液的顏色會從紅色變成藍色。為了減少聚集,金奈米顆粒多樣化的表面化學特性使其可以塗覆聚合物、小分子和生物辨識分子。這種表面修飾使金奈米顆粒能夠廣泛地應用於化學、生物、工程和醫療等領域。金奈米粒子的典型特性如表 1所示。

表一 金奈米顆粒的產品特性

應用

金奈米顆粒的應用範圍正在快速增長,包括:

  1. 電子 - 金奈米顆粒被設計用作從可印刷油墨到電子芯片的導體。1隨著電子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奈米顆粒成為晶片設計的重要元件。
  2. 光動力療法 - 近紅外線吸收金奈米粒子(包括金奈米殼和奈米棒)在 700 到 800 nm 波長的光激發下會產生熱能。2 當光線照射到含有金奈米粒子的腫瘤時,粒子會迅速升溫,殺死腫瘤細胞,這種治療方法也稱為熱療法。
  3. 治療劑傳輸 - 治療劑也可以塗佈在金奈米粒子的表面。3金納米粒子的大表面面積與體積比使其表面能夠塗覆數百種分子(包括治療劑、靶向劑和防污聚合物)。
  4. 傳感器 - 金納米粒子可用於各種傳感器。spectroscopy,利用金奈米顆粒做為基板,以量測化學鍵的振動能量。這種策略也可用於檢測蛋白質、污染物和其他無標籤分子。
  5. 探針 - 金奈米粒子也會散射光線,並在暗視場顯微鏡下產生一系列有趣的顏色。5 此外,金奈米粒子的密度相對較高,因此可作為透射電子顯微鏡的探針。
  6. 診斷 - 金奈米粒子也可用於檢測診斷心臟疾病、癌症和傳染病的生物標記。6它們在橫向流免疫分析中也很常見,一個常見的家用例子是家庭懷孕檢測。
  7. 催化 - 金奈米粒子在許多化學反應中被用作催化劑。7 金奈米粒子的表面可用於選擇性氧化,或在某些情況下,其表面可還原反應(氮氧化物)。金奈米粒子正被開發應用於燃料電池。這些技術將有助於汽車和顯示器產業。

Quality Advantage

我們很榮幸能與 Cytodiagnostics 合作,提供廣泛的金奈米微粒產品組合,專門用於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領域的高科技應用。金奈米顆粒的直徑大小從 5 nm 到 400 nm 不等,具有多種溶劑成分的多種表面功能。

儘管球形金奈米粒子傳統上是使用還原劑合成,例如硼氫化鈉,而 Cytodiagnostics 擁有專屬製程和配方,可製備出高球形金奈米粒子,且不需使用刺激性還原劑。與其他金奈米粒子相比,這些奈米粒子具有許多優點,包括:

  1. 窄尺寸分佈 - 基於動態光散射 (DLS) 和 TEM 分析。每一批產品都經過 DLS 和 UV-Vis 光譜的驗證(圖 2)。
DLS 和 UV-Vis 光譜顯示來自 Cytodiagnostics 的精確金奈米粒子

圖 2.DLS 與 UV-Vis 光譜顯示 Cytodiagnostics 出品的精確金奈米顆粒。

 

  1. 一致的尺寸和形狀 -即使超過 100 nm,CV(方差係數)仍為 10%。5 nm 和 400 nm 奈米微粒的範例如下 圖 3所示。
5 納米(左)和 400 納米(右)金納米粒子的 TEM 圖像,CV 值小於 8

圖 3.CV <8% 的 5 nm (左) 和 400 nm (右) 金奈米微粒的 TEM 影像。

 

奈米金箔

100 奈米金奈米雛菊的 TEM

圖 4.100 奈米金奈米雛菊的 TEM

與相同核心直徑的球形金奈米粒子相比,Gold NanoUrchins 具有獨特的光學特性。與球形顆粒相比,金奈米Urchin穗狀凹凸不平的表面會導致表面等離子體峰紅移,並在金奈米Urchin穗狀凹凸不平的頂端產生更大的電磁場增強。舉例來說,100nm 球形金奈米粒子的 SPR 峰值在 570nm 處,而 100nm 金奈米超微粒子的 SPR 峰值則在 680nm 左右, 圖 4.

100 nm Gold NanoUrchins(藍色)和 100 nm 標準金奈米粒子(綠色)的 UV-VIS 光譜。請注意 SPR 峰的紅移。右圖 - 直徑從 50 奈米到 100 奈米不等的 Gold NanoUrchins 的 UV-VIS 光譜。

圖 5.左 - 100 nm 金奈米赭素 (藍) 和 100 nm 標準金奈米顆粒 (綠) 的 UV-VIS 光譜。請注意 SPR 峰的紅移。右圖 - 直徑從 50 nm 到 100 nm 金奈米顆粒的 UV-VIS 光譜。

Outlook

金奈米顆粒是用途廣泛的多用途材料,由於合成程序發達,因此具有特性良好的電子和物理特性。此外,它們的表面化學特性也很容易修改。這些特性使金奈米粒子成為學術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奈米材料之一,也是全球醫療照護設備和工業產品中不可或缺的元件。我們提供廣泛的金奈米顆粒,供全球研究界使用,有助於增加其在高科技應用中的採用。

相關產品
Loading

參考資料

1.
Huang D, Liao F, Molesa S, Redinger D, Subramanian V. 2003. Plastic-Compatible Low Resistance Printable Gold Nanoparticle Conductor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J. Electrochem. Soc.. 150(7):G412. https://doi.org/10.1149/1.1582466
2.
Stuchinskaya T, Moreno M, Cook MJ, Edwards DR, Russell DA. 2011.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cells using antibody?phthalocyanine?gold nanoparticle conjugates. Photochem. Photobiol. Sci.. 10(5):822. https://doi.org/10.1039/c1pp05014a
3.
Brown SD, Nativo P, Smith J, Stirling D, Edwards PR, Venugopal B, Flint DJ, Plumb JA, Graham D, Wheate NJ. 2010. Gold Nanoparticles for the Improved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of the Active Component of Oxaliplatin. J. Am. Chem. Soc.. 132(13):4678-4684. https://doi.org/10.1021/ja908117a
4.
Ali ME, Mustafa S, Hashim U, Che Man YB, Foo KL. 2012. Nanobioprob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rk Adulteration in Burger Formulations.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21-7. https://doi.org/10.1155/2012/832387
5.
Perrault SD, Chan WCW. 2010. In vivo assembly of nanoparticle components to improve targeted cancer imag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7(25):11194-11199. https://doi.org/10.1073/pnas.1001367107
6.
Peng G, Tisch U, Adams O, Hakim M, Shehada N, Broza YY, Billan S, Abdah-Bortnyak R, Kuten A, Haick H. 2009. Diagnosing lung cancer in exhaled breath using gold nanoparticles. Nature Nanotech. 4(10):669-673. https://doi.org/10.1038/nnano.2009.235
7.
Thompson DT. 2007. Using gold nanoparticles for catalysis. Nano Today. 2(4):40-43. https://doi.org/10.1016/s1748-0132(07)70116-0
登入以繼續

若要繼續閱讀,請登入或建立帳戶。

還沒有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