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至內容
Merck
首頁細胞生長與維護細胞培養中的 L-酪氨酸

細胞培養中的 L-酪氨酸


什麼是 L-酪氨酸?

L-酪氨酸是用於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二十種胺基酸之一。它於 1846 年首次被發現,當時德國化學家 Justus von Liebig 從酪蛋白(牛奶和乳酪中的一種蛋白質)中提煉出它。這種胺基酸以希臘文 "tyros" 命名,意思是起司。由於其側鏈,L-酪氨酸也屬於芳香族、極性和疏水氨基酸群.

L- 酪氨酸的化學結構 關鍵字:L-酪氨酸、酪氨酸、氨基酸

圖 1.L- 酪氨酸的結構

L-酪氨酸被認為是一種非必需胺基酸,因為人體可以製造它。在哺乳類動物中,L-酪氨酸是由L-苯丙氨酸轉換而成,苯丙氨酸是一種必需胺基酸。苯丙氨酸是由苯丙氨酸羥化酶(EC 1.14.16.1)從食物中提煉出來的。

哺乳類動物中 L-酪氨酸的生物合成

圖 2.哺乳類動物中 L-酪氨酸的生物合成

L-酪氨酸被廣泛認為是細胞生長和存活的重要胺基酸。L-tyrosine 會被納入蛋白質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分子中,例如神經遞質、荷爾蒙、色素黑色素和輔酵素 Q10。

相關產品
Loading

L-酪氨酸的功能

L-酪氨酸透過與蛋白質內的其他氨基酸殘基互作用,有助於塑造蛋白質的 3D 結構。酪氨酸的酚環具有部分疏水性和極性,使 L- 酪氨酸同時具有疏水和親水性。

這些物理化學特性使 L- 酪氨酸成為介導分子辨識的最有效殘基。酪氨酸殘基可定位在蛋白質表面、結合界面或埋藏在蛋白質內。它通常富集在結合小分子、核酸或蛋白質夥伴的蛋白質表面,並在蛋白質與其夥伴的互動中扮演關鍵角色1,2

修飾 L- 酪氨酸可以顯著地改變蛋白質的結構。酪氨酸可以被磷酸化,轉換成磷酸化酪氨酸。這種磷酸化是細胞信號轉導、細胞遷移分化、細胞週期、基因調控和神經傳導的關鍵步驟。

酪氨酸也可以被硫酸化,這個過程稱為酪氨酸硫酸化。

酪氨酸也可以被硫酸化,這個過程被稱為酪氨酸硫酸化。這種修飾對於幾個生物過程是必要的,包括凝血酶對凝血因子 V 和 VIII 的蛋白質分解活化,以及 C1s 對補體 C4a 鏈的蛋白質分解。HIV-1 共受體 CCR5 的酪氨酸硫酸化也是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必要條件。

兩種 硫酸化修飾可透過抗體檢測。

磷酸酪氨酸的化學結構 關鍵字:磷酸酪氨酸、酪氨酸、氨基酸

圖 3.磷酸酪氨酸的結構

硫代酪氨酸的化學結構 關鍵字:硫代酪氨酸、酪氨酸、氨基酸

圖 4.磺基酪氨酸的結構

L-酪氨酸除了是一種蛋白質氨基酸外,還在人體中扮演著幾種重要的角色。它是生物合成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等多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前體3。它也是黑色素生成4和輔酵素 Q10 生物合成5的初始底物。在甲狀腺中,來自甲状腺球蛋白的 L- 酪氨酸透過酪氨酸苯酚環的順序碘化作用,合成甲狀腺素,甲狀腺素是調節新陳代謝的重要荷爾蒙6。膜蛋白中的酪氨酸殘基也能幫助保護細胞膜的完整性,使其免受氧化壓力的傷害7

細胞培養中的L-酪氨酸

L-酪氨酸作為一種非必需氨基酸,可以由細胞製造。不過,非必需胺基酸仍可加入細胞培養液中,以增加培養物的生長和存活率。當非必需胺基酸被加入培養基時,細胞可以保存更多的能量、獲得營養,並避免在生物合成過程中產生有毒的副產品。L- 酪氨酸是許多細胞培養基中的胺基酸成分之一,包括 MEMMEM、RPMI

在使用 中國倉鼠卵巢 (CHO) 細胞培養物8生產單克隆抗體 (mAb) 時,補充 L- 酪氨酸非常重要。L- 酪氨酸供應不足會降低特定生產力,並可能導致酪氨酸序列變異 - 酪氨酸殘基被苯丙氨酸或組氨酸取代。

活性氧 (ROS) 是有氧代謝的天然副產物。ROS 對蛋白質、脂質、RNA 和 DNA 有高度反應性,當其含量過高時,會影響細胞健康9。L- 酪氨酸可以擴大核黃素依賴的 ROS 產生10。在培養對氧化壓力敏感的細胞(如幹細胞和某些癌細胞株)時,應充分優化 L- 酪氨酸的補充。

補充了酪氨酸的瓊脂平板也可用於培養細菌,包括某些種類的芽孢桿菌、Nocardia 和 Streptomyces。

L- 酪氨酸在細胞培養基中的特性

在神經pH值下,L-酪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0.45mg/ml)。

L-酪氨酸二鈉二水合物與L-酪氨酸相比,具有更好的溶解度(100mg/ml)。為了避免在培養基中引入 pH 休克、不想要的溶劑或高鹽分,當需要高濃度的 L- 酪氨酸時,含有 L- 酪氨酸的二肽,例如 甘氨酰-L-酪氨酸,是可靠的替代品。

L-酪氨酸的化學特性

L-酪氨酸的分子式為 C9H11NO3,分子量為 181.191 g/mol。它的等電位為 5.63,pKa 為 2.2 和 9.21。

酪氨酸是一種相對穩定的氨基酸。然而,如果溶液中存在高濃度的 HCl,酪氨酸就會發生鹵化反應。在細胞培養或其他生物應用中使用L-酪氨酸時,必須使用新鮮且儲存適當的酪氨酸,以確保最大的效力和有效性。


參考資料

1.
Moinpour M, Barker NK, Guzman LE, Jewett JC, Langlais PR, Schwartz JC. 2020. Discriminating changes in protein structure using tyrosine conjugation. Protein Science. 29(8):1784-1793. https://doi.org/10.1002/pro.3897
2.
Koide S, Sidhu SS. 2009.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Tyrosine: Lessons in Molecular Recognition from Minimalist Synthetic Binding Proteins. ACS Chem. Biol.. 4(5):325-334. https://doi.org/10.1021/cb800314v
3.
Daubner SC, Le T, Wang S. 2011. Tyrosine hydroxylase and regulation of dopamine synthesis.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508(1):1-12. https://doi.org/10.1016/j.abb.2010.12.017
4.
Slominski A, Zmijewski MA, Pawelek J. 2012. L-tyrosine and L-dihydroxyphenylalanine as hormone-like regulators of melanocyte functions. 25(1):14-27. https://doi.org/10.1111/j.1755-148x.2011.00898.x
5.
Folkers K. 1996. Relevance of the Biosynthesis of Coenzyme Q10and of the Four Bases of DNA as a Rationale for the Molecular Causes of Cancer and a Therapy.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24(2):358-361. https://doi.org/10.1006/bbrc.1996.1033
6.
Citterio CE, Targovnik HM, Arvan P. 2019. The role of thyroglobulin in thyroid hormonogenesis. Nat Rev Endocrinol. 15(6):323-338. https://doi.org/10.1038/s41574-019-0184-8
7.
Moosmann B, Behl C. 2000. Cytoprotective antioxidant function of tyrosine and tryptophan residues in transmembrane proteins. 267(18):5687-5692. https://doi.org/10.1046/j.1432-1327.2000.01658.x
8.
Tang H, Zhang X, Zhang W, Fan L, Wang H, Tan W, Zhao L. 2019. Insight into the roles of tyrosine on rCHO cell performance in fed-batch culture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103(16):6483-6494. https://doi.org/10.1007/s00253-019-09921-w
9.
Halliwell B. 2006. Reactive Species and Antioxidants. Redox Biology Is a Fundamental Theme of Aerobic Life. 141(2):312-322. https://doi.org/10.1104/pp.106.077073
10.
Grzelak A, Rychlik B, Bartosz 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re formed in cell culture media. [Internet]. Acta Biochim Pol. 2000;47(4):1197-8. PMID: 11996110: Available from: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1996110/
11.
He Q, Cong Y, Zheng M, Farajtabar A, Zhao H. 2018. Solubility of l-tyrosine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methanol, ethanol, n-propanol and dimethyl sulfoxide: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and preferential solvation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124123-132. https://doi.org/10.1016/j.jct.2018.05.011
登入以繼續

若要繼續閱讀,請登入或建立帳戶。

還沒有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