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1. 可逆酶抑制的一般方案。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當酶可以作用於不同的底物時,抑制劑可以根據考慮的底物顯示出不同類型的抑制作用。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活性位點可能有不同的結合位點,每種底物有一個結合位點。因此,抑制劑可以在第一個結合位點與底物 A 競爭,而對於底物 B 則以非競爭方式作用於第二個結合位點。
可逆抑制劑主要有三種類型:競爭型、非競爭型和非競爭型。
競爭性抑制劑
在競爭性抑制中,抑制劑通常與天然底物具有結構相似性,並與底物競爭進入活性位點(圖 2)。抑制劑對活性位點有親和力,如果它比底物結合得更緊,那麼它就是有效的競爭性抑制劑。相反,如果它的結合程度較低,就會被認為是不良的抑制劑。
競爭性抑制劑的例子包括:
- 甲氨蝶呤,一種抗癌劑
- 抑制參與四氫葉酸合成的二氫葉酸還原酶的活性<
- 枸櫞酸西地那非,一種平滑肌鬆弛劑
在競爭性抑制中,競爭性抑制劑只能與游離酶結合,而不能與酶-底物複合物結合。因此,可以通過增加反應混合物中底物的濃度來克服抑制。 通過與底物的競爭,Vmax 仍然可以達到。然而,在有抑制劑的情況下,底物濃度必須增加才能達到 Vmax。這會增加 Km 值。

圖 2. 競爭性抑制的簡化模型。
對於競爭性抑制,我們可以確定 Ki,即抑制常數,也就是酵素-抑制劑複合物的解離常數。Ki 值越低,表示降低反應速率所需的抑制劑量越少。此關係可簡化為:

研究競爭性抑制劑效果時的一般提示是在培養基中加入適量的底物。過量的底物會競爭過抑制劑。您應該總是在沒有抑制劑的情況下進行對照反應。
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
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結果可以用 Lineweaver-Burk 繪圖來表示 (圖 3)。由於 Km 會因競爭性抑制作用而增加,因此在有抑制劑存在時,X-截距會移近原點。當我們增加抑制劑濃度時,Km 會進一步增加,X-截距會更靠近原點。請注意,所有線都經過相同的 Y-截距,因為競爭性抑制劑不會影響 Vmax。

圖 3.競爭性抑制動力學。
有時候,酵素可能會遵循部分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此過程類似於競爭性抑制,但酵素-底物-抑制劑複合物 (ESI) 可能表現出部分活性。此類抑制顯示較低的 Vmax,但 Km 不受影響。在完全競爭性抑制下,當抑制劑濃度增加時,反應速度會趨向零。然而,在部分抑制的情況下,酵素會轉換成改良過的、但仍有一定功能的 ESI 複合物。

非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
在非競爭性抑制中,Km 和 Vmax 會以相同的速度同時下降。換句話說,Vmax/Km 沒有改變。 圖 4 顯示,使用非競爭性抑制劑時,1/Vmax 會增加。因此,Y-截距上移。抑制作用也會增加 1/Km,增加的程度會維持 Km/Vmax 的比率,也就是曲線的斜率。因此,非競爭性抑制的 Lineweaver-Burk 圖是平行的,有抑制劑和沒有抑制劑都是平行的。

圖 4.非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
非競爭性抑制相對罕見,但可能發生在多聚酶系統中。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在代謝途徑中,非競爭性抑制對代謝中間物濃度的影響可能比競爭性抑制更大,甚至可能增加毒性。草酸鹽就是一個非競爭性可逆抑制劑的例子,它會抑制乳酸脫氫酶。

圖 5.非競爭性抑制的簡化模型。
非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
非競爭性抑制劑對酵素和 ES 複合物具有相同的親和力;因此,Ki = K「I (ES 複合物解離常數 = K」i)。因此,Vmax 會降低,但 Km 不受影響。在存在非競爭性抑制劑的情況下,Vmax 無法達到。非競爭性抑制的平衡狀態可簡化如下:

非競爭性抑制劑的效果以圖形顯示在 圖 6中。由於 Y-截距為 1/Vmax,當 Vmax 減小時,1/Vmax 會增加。然而,對於任何濃度的非競爭性抑制劑,Km 都保持相同。因此,所有線都經過相同的 X-截距。

圖 6.非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

圖 7.混合型抑制動力學。
Michaelis-Menten kinetics。它們通常在細胞中扮演調節的角色。它們透過作用分子(活化劑和抑制劑)與其調節位點的可逆、非共價結合來發揮功能。激活劑的結合會促進活性形態和酶的活性,而抑制劑與調節位點的結合會使異位酶採用非活性形態,並導致活性降低(圖 8)。

圖 8.異位抑制模型。
當一種配體的結合降低了其他活性位點對底物的親和力時,就發生了異位抑制。異位抑制的一個典型例子是磷酸果糖激酶 (PFK)。PFK 催化 6-磷酸果糖磷酸化形成 1-6-二磷酸果糖。當 ATP 水平增加時,PFK 的活性會受到異位抑制。ATP 結合到 PFK 上的異構位點,導致酵素的形狀改變。
異構酶的活性和非活性形式存在於一種平衡狀態,這種平衡狀態取決於底物和抑制劑的相對濃度。異構抑制劑的結合會使酶採用非活性的構象,並能促進第二種抑制劑的合作結合。
異構抑制的動力學
異構抑制劑的動力學會產生一條等腰曲線,而不是雙曲線。這是因為這些酵素擁有多個結合位點,可以結合一個以上的底物分子。當 [S] 足夠高時,它們與底物會呈現飽和狀態。在此弧形反應曲線中,反應速度達到半最大值的底物濃度不能指定為 Km,因為 Michaelis-Menten 模型並不適用。取而代之,符號 [S]0.5 或 K0.5 用來表示觀察到半最大速度時的底物濃度。

圖 9. 在終產物抑制中,通路的終產物 (D) 可以直接與將 A 轉換成 B 的酵素結合 (並抑制),進而關閉通路。
在結合時,酵素會發生構象改變,無法與第一個底物發生反應。這是一種生物控制形式,可防止產品過度堆積。一個例子是 L-蘇氨酸脫水酶催化 L-蘇氨酸形成 L-異亮氨酸,而 L-異亮氨酸會強烈抑制 L-異亮氨酸。
在我們的 有關不可逆抑制劑的文章。
若要繼續閱讀,請登入或建立帳戶。
還沒有帳戶?為便利客戶閱讀,此頁面中文以機器翻譯完成。雖然我們已盡力確保機器翻譯的準確性,但機器翻譯並非完美。如果您對機器翻譯的內容不滿意,請參考英文版本。